关于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首页>>参政议政>>提案议案 2017-12-19 03:35:34 267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开封市委员会
 
提   案
 
第     号
 
提交时间:2013年1月30日
 
案      由:关于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提  案  人:王树强  秦奋  
 
界      别:民建
地址及邮编:开封市金明广场北路东 475000
金明大道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环境与规划学院 475004
           
电      话:13803784613   13503785302
提案人关于
承办者意见:
 
审查意见:
 
关于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开封是**的七朝古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显著特点,遍布全市的名胜古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为开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一、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
开封古称为大梁,又名汴梁,建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七个朝代,这就是战国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后来的北宋和金,被誉为七朝古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尤其是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千年都城,保存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遗存1945处,其中各类名胜古迹274处,共有文物保护单位317处,其中有北宋东京城遗址、铁塔等**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独特的旅游城市形象与以宋文化为基本内涵的资源优势交相辉映,使中外游客得以“一朝步入开封,一日梦回千年”。
千年开封,传承了种类繁多、极富魅力的文化。开封是**的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盘鼓艺术之乡、菊花之乡,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蕴含了极富魅力的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府衙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收藏文化等。比如书画之乡:开封现有**级、省级、市级书法美术协会会员1万多人,在全国处于**地位,其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21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21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2人。又如盘鼓艺术之乡:开封盘鼓是开封市特有的一种民间鼓乐表演艺术,源于北宋军队中流行的鼓乐——迓鼓,至今仍在开封民间盛行而不衰。开封盘鼓先后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和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以及上海世博会河南活动周开幕式。还有木版年画艺术之乡:朱仙镇木版年画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明、清时期,朱仙镇有300多家木版年画作坊,作品畅销各地,被统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
(二)万里黄河,串起了黄河文化生态旅游明珠
开封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地处黄河中下游,西起金明区黑岗口,东至兰考东坝头,南北以黄河大堤为基准,大堤内到河道,大堤外以堤脚为准1-1.5千米。开封黄河大堤长87.67公里,滩区长度74公里,上下游落差12米左右,河道宽5-15公里,总面积约281平方公里。景区以保护黄河湿地和生态循环为发展基底,凸显黄河母亲河文化、悬河精神与开封古都文化的融合,形成了集湿地保护、渔乐休闲、文化体验、滩涂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级旅游度假区和新型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
黄河哺育了开封人民,给开封留下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封的城摞城与悬河奇观,在国际上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开封的水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一城宋韵半城水”,是典型的北方水城。目前在开封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与黄河有关的自然历史景观和文物主要有禹王台、古城墙、州桥遗迹、镇河铁犀、黄陵冈塞河功完碑,重修一览台大王庙碑,冯玉祥兴修水利碑(柳园口吸水机记)等。沿开封辖区黄河大堤自西向东与黄河历史有关的名胜工程主要有:黑岗口险工、柳园口险工、东坝头险工、杨庄险工、四明堂险工和黑岗口涵闸、林公堤、柳园口涵闸、柳园口风景区、三义寨涵闸等。
(三)今日开封,正在形成宋韵彰显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一是**级宋都文化产业园区为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了坚实平台。2011年2月28日,文化部决定命名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为第三批**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包括:开封古城墙以内和城南繁塔-禹王台景区、城北创新文化产业园、城西中国收藏文化论坛坛址东京艺术中心和开封“城摞城”历史博物馆景区,总面积为14.9平方公里。
二是建成了门类齐全的文化旅游产业。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书画工艺美术业、饮食文化业、休闲娱乐业、会展收藏业、新兴文化产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等九大门类的文化旅游产业。
三是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通过近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文化旅游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旅游接待量由2006年的1891万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3924万人次,年均增幅17.7 %,旅游综合收入持续攀升,由2006年的60.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55亿元,年均增幅19%,其中2011年旅游综合收入已相当于我市GDP的14.2 %,文化旅游业作为服务业龙头和支柱产业的地位正在不断得到巩固,在带动第三产业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形成了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颁发了《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封市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指挥部,并于召开了开封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动员大会,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推进开封旅游产业化进程,形成了全市人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文化资源原生态多,产业化水平与七朝古都文化资源大市的称号还不相称,各种文化资源要素尚未**转换成产业资源。
二是文化产业资源相对分散,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文化产业中、小型企业居多,缺少现代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三是文化资源的产业要素发掘得不够。文化产品虽然特色鲜明且品种丰富,但包装、推介不够,缺乏系统的二次开发。
四是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难以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部分文化产业单位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需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步伐。
五是文化产业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是文化企业发展用地不能满足需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七是现有的旅游发展规划与我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现有的《开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2003年编制的。该规划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全国、全省旅游业发展大格局的不断变化,原有的规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三、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开封在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中的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带动战略,通过项目带动、宣传促销、优化环境等措施,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提高开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开封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进程。
(一)建立高规格大宋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文化产业集聚区是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是促进各类资源**配置、文化企业集群发展、文化品质改善提升的重要手段。它为文化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吸引带领大中小企业联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朱仙镇位于开封市城南10公里,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是战国时期朱亥的故里。“朱仙镇木版年画”畅销海内外。郑民高速公路连接线开通后,朱仙镇将与主城区联成一体,建议在朱仙镇建立高标准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给予文化产业聚集区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优惠政策,这将有助于整合旅游与文化资源,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二)整合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构建宋文化旅游城
宋文化的资源很丰富,它在历史上可以说几乎是*高的形态。作为北宋都城和宋文化发源地,开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众多。以**级宋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深入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为抓手,整合清明上河园等宋文化品牌资源,做好市区内历史街区宋文化韵味,做精一批宋文化工程,做强一批宋文化产业,做大一批宋文化企业,强化核心景区的宋文化氛围,打造全城一景的宋文化主题公园,进一步强化开封的宋文化影响力,与西安的汉唐文化、北京的明清文化形成良性互动。深入挖掘我市特有的文化宝库资源,尤其大量文学资源,采用电视剧、电影、动漫、电子游戏等多种表现手段,将我市宋都名城推向世界。
(三)重视并抓好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文化人才建设工程
为了优化我市人才队伍结构,加大人才宣传力度,造就若干名文化旅游大师,迫切需要市委、政府开展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工程建设。
一是开展造就大师工作。由市委、市政度主办,开封电视台等单位协办,开展文化达人电视选拔工作,比如开封电视台设立“文化我*行”文化产业达人选拔活动,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媒体评论家等评委,评选出我市书法、汴绣、绘画等文化造诣深厚的人才。
二是开展政产学研联合工程,培养大批文化旅游产业人才。以我市文化旅游龙头企业为对象,由政府牵头,引导企业与高校对接,以技术与资本为纽带,开展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交流、技术转让、代培人才、共建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形成产学研合作共同体,推动我市特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鼓励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国际视野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高端文化旅游产业人才。
三是建立旅游专业人才引进、调配、培养机制,利用我市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各类文化旅游适用人才,实现文化旅游发展方式由资源支撑型向人才支撑型的转变。
(四)编制《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围绕围绕“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主题定位,编制《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该规划一定要起点高,战略性强,技术手段**,通过规划编制确定我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内容、战略和空间布局,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现有的城市规划和各专业规划要充分考虑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