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补偿

首页>>会员风采>>会员作品 2017-12-19 04:47:01 8741
迟到的补偿
 
    1964年秋,市医药公司(市医药受理局前身)新盖一批职工住房,但天不作美,延绵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一个多月,施工被迫停止。为防止工地上砖、瓦、灰、石及各种建筑构件的丢失,公司指派老实本分的杨廷祯同志专值夜班看护工地(俗称看场),并承诺每天补贴1.25元的看场费。(杨廷祯同志是医药界老工商业者,1952年加入民建,曾连续当选我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
 
    老杨同志上任以来,兢兢业业,严防死守,在那一个又一个阴冷潮湿的夜里,每天都能看到他头戴斗笠、身披棉被、手提马灯、在工地的犄角疙瘩里巡防晃动的身影,这个场那叫一个看的结实,工地上所有物品大到钢筋水泥,小到铁钉、木片都完好无损。
 
    天终于晴了,40天的看场终于结束了,但当初承诺的看场费却被有关人员抛到九霄云外。虽然杨廷祯多次追问此事,但均被各种理由一而再再而三的敷衍搪塞,“皮球”踢来踢去,看场费始终也未解决,这一拖36个春秋竟都过去了。
 
    1998年杨廷祯同志去世。
 
    2000年我作为民建医药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在一次例行家访中,听杨廷祯同志家属谈及此事,说者无意,听着有心,杨廷祯同志生前是我支部会员,眼下虽已经故去,但我仍有责任、有义务帮他维权。更何况我时任市医药局企业法律顾问一职,具有双重身份的我,理所当然要为其讨回公道。
 
    首先,我拜访了几位年过古稀的当事人和知情者,他们都确认此事,并主动出具了证明材料。当我问及看场费为什么不能兑现时,几位受访者一致表示是“极左”原因造成的,杨廷祯同志是“私方”人员,在那个“纲举目张”的年代里,杨廷祯只能是忍字当头、息事宁人!
 
    弄清了事情的缘由,又有了证人证言,我们便召开支部委员会,通报情况,统一认识,决定以民建医药支部的名义向市医药局打报告,请求一次给付杨廷祯迟到的补偿300元整。
 
    维权的路还算顺畅,但也有一些小小的插曲:其一,当知道此事发生在36年前的1964年时,主管领导半开玩笑的说:“呦,36年前俺还在农村老家‘磕牛腿’呢,现在咋该俺擦这屎屁股呢?谁遗留的问题,找谁解决呗!”其二,看场费每天1.25元,看场40天,本该付他50元,怎么要求支付300元呢?这账是怎么算的?
 
    我不急不躁的的说:“局里正安排我讲一堂普法教育科,那咱现在就不妨先讲讲。第一个问题:《民法通则》明确规定‘法人的债权债务不因组织机构或领导人的变化而消失。’换而言之不能因为医药局领导更换,现在的领导就不承担以前的债权债务。第二个问题:过错方对债权人的经济补偿,必须考虑到当下的物价上涨因素,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诚然,1964年的50元毫不夸张的说可以保障一个三口之家一月的日常生活开销,而现在的300元就远远不够,前后几十年的币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最终,市医药局的领导同意支付费用。
 
    当我把300元钱送到杨廷祯家属手里时,老妇人惊呆了,连声说到:“这不会是做梦吧?当时看场的事我只不过是跟你唠叨唠叨,没成想这么快就送来300块钱!”老妇人大概是太过激动,双手和面颊都止不住的颤动,她拿起杨廷祯的遗像,眼泪不住的掉下来……之后,她又拉着我的手说:“妥了,妥了,多年的阴云散完了,多亏了咱民建了,谢谢啦,谢谢!”
 
 
 
 
 
                                                              开封民建徐爱荣
                                                              2017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