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特点
(一)规划部署较早。2019年,我市率先出台了《开封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是全省出台的第一个市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二)发展基础快速完善。实施“光网工程”、“云网工程”,基本实现全市全光网覆盖。2020年底,已建设开通5G基站1919个,5G用户突破80万大关,实现5G网络县城以上城区全覆盖和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按需覆盖的目标。
(三)产业转型卓有成效 。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广企业上云,2020年,全市累计上云企业2200余家。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园区4个,各类涉农电商企业2000多家,商户1000多户。
(四)优势机遇较为突出。河南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城市群等**战略规划深入实施,郑汴两市深度融合,自贸区开封片区建设持续创新发展,开封市拥有河南大学和河南省*大的职业教育园区,连续举办2019年、2020年数字文化大会和2021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开封峰会,使开封具有较强的战略叠加优势、产业聚集优势、区位物流优势、自贸区建设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政企对话合作优势。
二、我市发展数字经济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统筹有待提升。当前,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亟需健全完善高层次的政府领导统筹机制,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其他部门协同推进的权责体系尚未**理顺,在紧密融入现代化河南建设“十大战略”体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任务措施。
(二)数字产业基础薄弱。数字核心产业链发展刚起步,大部分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体量小,自主创新能力弱、市场影响力小,**技术类产品技术主要依赖引进采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缺乏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不足,没有形成多点开花的数字产业发展生态。
(三)传统产业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工业领域,我市制造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较低,面临较大挑战。农业农村领域,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智慧化应用和数字化管理水平偏低,农村居民数字化素养需要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存在梗阻难题。
(四)数字化创新人才短缺。“储、育、引”人才平台有待健全,在数字经济人才精准培养、继续教育上力度较弱,本地应届毕业生向外输出率高,对外地人才吸引力不够,数量和质量上没有对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形成强劲支撑。
(五)新兴领域监管应对不足。数字经济新兴领域是创新、资本、人才等要素高度集聚活跃的地方,新业态新趋势不断涌现,监管更加复杂,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数字安全风险等隐患。现有监管制度未能**覆盖数字经济市场全链条、全形态,数字化监管能力需要提高。
三、加快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政府对数字经济的引导作用。一是建立健全促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短期和中期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二是进一步明晰相关职能部门权责,加强统筹保障。制定一批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全面布局推进数字经济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以数字化手段创新政府治理模式,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及管理水平。
(二)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一是加大对县域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数字化设备供给、信息技能培训、信息消费补贴,平衡城乡数字资源,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二是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及大型电商企业拓展农业农村业务,完善物流、冷库等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体系,激发县域活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民增收的经济场景。三是发展农村电商学院,培养具有较高数字素养的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环节数字化水平。
(三)创新模式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一是发挥园区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建立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壮大一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二是围绕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全链条,谋划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数字经济发展项目。三是鼓励大型制造企业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型生产方式变革;鼓励服务业加快培育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四)强化数字人才教育。一是加快推进面向数字经济的学科类别建设,依托河南大学等一流院校加强数字产业人才培养,积极发展数字经济领域新兴专业,扩大数字人才培养规模。二是建立数字经济高端人才智库,将数字经济急需的人才纳入紧缺人才引进计划。三是提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数字经济素养,加强数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切实提高数字经济运营和管理能力。
(五)完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研究制定数字经济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平台、经营者和监管部门等各方责任。加强现代监管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和效率,营造清朗有序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